月度归档:2022年01月

送葬时走在棺材前面和后面的人有讲究

虽然人的生命和别的动植物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,但人是有思维能力,懂得感恩的一种高贵级动物,因此,老人过世后就有了许多的习俗和讲究。

在农村民间丧葬习俗中,人过世后穿好寿衣就要装棺入殓,在外面搭上灵棚通知所有亲友,等所有人祭奠完毕,按归定的日子下葬。

一般来说,灵棚搭设好以后,所有的孝子孝女在出殡这天是要到土地庙去拜庙的,民间称“压纸”。受古老传统的影响,人们认为人死后是由灵魂存在的,在人断气之时先由孝子去土地庙“报庙”,也就是把灵魂暂寄于土地庙。

到出殡下葬这天的早饭前,所有的孝子要一起去土地庙“压纸”这也称“安魂”。直到所有亲朋好友到齐,一切祭奠等工作安排完毕后,所有人就再去土地庙前“压纸”这称“取魂”。把“魂”取回来后,也就该出殡下葬了。

出殡下葬也就意味着人们与死者永远的诀别,出殡时要撤掉灵堂,由主孝子摔碎瓦盆后,人们前面拿着花圈、纸扎等开道,就该排着长长的队伍去往墓地下葬了。

依据老辈人的规矩,出殡的队伍排序是很有讲究的,男人要走在棺材的前面,女人要走在棺材的后面,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。

通常来讲,排列应以长幼顺序,先男后女为基本原则,主丧孝子披麻戴孝双手捧灵盘并携带哭丧棒前头引路,其他男孝子跟随其后。当然,为防止悲痛过度引发意外,白事的管事都提前有安排,有专人或由同辈亲属去搀扶主丧孝子的。

后面按亲近关系,长幼顺序排列,女婿手拿盛有纸钱的粮食斗用具,跟随其后,一面走,一面撒纸钱。迷信的人认为这是撒给路上“小鬼”用的,以防“小鬼”拦棺”不方便前进。

棺材由管事提前安排好的帮忙人员抬起棺材而去往准备好的墓地。按习俗女眷要在棺材后面,是不能走在棺材前面的,棺材后面的排列顺序与前面大致相同,长儿媳在最前面,紧靠棺材称做“扶灵”,其次便是长女了,左右两边也有女眷搀扶,再往后就是次媳次女和众女孝子们,以及前来送别的亲朋好友了。

古代的人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,棺材寓意“官”,男人在前就能做官,如果女人走在棺材前面,就压制了官位,后人们也不能做官了,说这样不吉利。孝媳在棺后扶灵也就会灵验。

由于坟地大都是在远离村庄的地方,厚重的棺材抬起来非常吃力,但路途中绝不能让棺材落地的,人们说落棺如同“落官”。

当然,管事对于这种苦力的差事,事先都有安排的,若是感觉有人抬棺体力不支就马上会排人接替换手的。

虽然这些讲究有点迷信,但也已成为了人们不约而同的一种俗信,不过也由此可以出,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。出殡队伍的排序虽然是和遗产继承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但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孝道文化“长者为尊”。

殡葬

殡葬

俗称“出殡”,之前先“辞灵”,行三拜九叩大礼。旧时需要几十人抬,中间棺材不可落地。棺材离开,孝子们行大礼,然后孝子摔瓦盆或者瓦片。一路上孝子打幡,两人相架,其他人随后。孝女则手捧金斗银斗。到达墓地后,行祭礼,棺入穴。“浆水罐”放在棺材一侧,盖上一块“金砖”,先有孝子填土,其他人辅助。与此同时,在大街上烧掉“影身草”和亡者生前枕头或衣物。

第二天全家去墓地祭祀,称为:“圆坟”,在这之后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一百天和一至三周年的忌日都要扫墓。

送门幡

送门幡

又称“送路”“送山”,意为送亡者的灵魂去归宿地,时间在夜晚,用柴草捆两条六七米长的火把引路照明,有土地庙,已经报庙了这时还要去一趟,孝子身背门幡,其他晚辈列队紧随其后,都不能哭,到庙里请暂时寄息的灵魂。回来的路上,孝子要不停念叨“回家吃饺子了” … …

送门幡后,继续吊唁,从死亡到出殡,亡者停放时间并不确定,时间短则当天就埋,但一般约定俗成为七天。大户人家有的停灵五期,就是35天。隆重程度根据主家意愿,全孝为最隆重的,旁系下辈和亲戚下辈也要穿孝;其次仅直系亲属下辈人穿孝。

孝衣一般都是肥大的白色衣裤,男的还要带孝帽。女的白布盖头上,手拿一块抹泪布,孝子腰扎麻绳,即所谓的“披麻戴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