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参加白事时,需注意以下事项,涵盖礼仪、习俗、流程及现代规范等多个方面:

一、丧葬流程与习俗
- 临终与送终
- 老人临终时,家人会将其移至正厅,子女等直系亲属陪伴在旁,让其安详离世。
- 报丧
- 逝者断气后,家人会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,并安排专人向亲朋好友报丧,告知死讯、出殡时间等。报丧者一般带上“报丧帖”,到亲友家门外敲门告知,不直接进入屋内。
- 小殓与大殓
- 小殓:为逝者净身、梳头、剪指甲,然后穿上寿衣(通常为单数,如五件套或七件套,颜色多为素色)。
- 大殓:将逝者放入棺材,棺内放置陪葬品(如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),然后盖棺(但不钉死,以便亲友最后瞻仰遗容)。
- 守灵
- 亲属在灵堂内轮流守灵,日夜不熄地供奉香烛,守护在棺材旁。期间会有亲友前来吊唁,守灵者要向来客答礼。
- 做功德(超度)
- 请僧人或道士做法事,为逝者超度亡灵,祈求其在阴间安息。法事时间长短不一,短则一天,长则七天。
- 出殡与下葬
- 出殡:由长子或长孙扛着灵幡走在队伍最前面,其他亲属按辈分和长幼顺序依次排列,抬棺者抬着棺材跟随其后。队伍中会有人沿途撒纸钱,意为给逝者买路。
- 下葬:到达墓地后,风水先生会确定棺材的摆放方位和下葬时间。下葬完毕后,送葬队伍回到家中,每人要跨过一个燃烧着的火盆,寓意去除晦气。
- 做七
- 从逝者去世之日起,每隔七天为一个“七”,共做七个“七”。每个“七”的日子里,家人会到灵前或墓前祭祀,烧纸钱、供饭菜等。其中,“五七”最为重要,家人通常会进行较为隆重的祭祀仪式。
二、服饰与言行举止
- 服饰穿戴
- 言行举止
- 整个丧葬期间,要保持安静、肃穆,不可大声喧哗、嬉笑打闹,言语要谨慎,忌说不吉利的话。
- 守灵时不能随意离开灵堂,更不能在灵堂内打瞌睡。
三、祭祀礼仪
- 供品摆放
- 祭祀时要遵循长幼顺序,依次进行跪拜等仪式,动作要规范、庄重。
- 供品的摆放也有讲究,一般要摆放整齐,数量为单数。
- 特殊禁忌
- 出殡途中,送葬者不能回头看。
- 女性在一些传统习俗中,不能参与下葬时棺材入穴等环节。
- 在“做七”期间,若逢农历初七、十七、二十七,称为“撞七”,认为不吉利,需采取一些化解措施,如多烧纸钱等。